戏曲与电视剧、综艺搭档,能否真正点燃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面对网生代,传统戏曲还有多少路要走?
本周,正在爱奇艺上热播的民国传奇情感大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下文简称《鬓边》)迎来大结局。这部以京剧为背景的网剧引发了年轻观众对于戏曲的关注和热爱。另一档网络综艺《瑜你台上见》也同步开播,京剧名角王珮瑜以脱口秀的形式宣传京剧文化。
电视剧流量助力戏曲普及
《鬓边不是海棠红》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天才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惺惺相惜,携手振兴京剧国粹、以身救国的故事。京剧是整部剧的背景与精神内核。
该剧戏曲指导老师介绍,全剧涉及的京剧、昆曲剧目有四五十出,仅主角商细蕊一人就需要表演二三十出剧目的不同片段,涉及不同的唱腔、表演。此外,此剧还准备了200多套戏服,1:1复刻了湖广会馆、京广会馆,从戏曲场景到戏曲造型,全程都有专业老师把关。为了向对戏曲艺术了解不深的观众科普京剧知识,制作方还通过字幕等方式制作了《鬓边》百科,每当剧中人物说起行话或是唱起片段,字幕会进行言简意赅的解释,观众也可点击“查看详情”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随着剧情的推进,该剧豆瓣评分也在上升,有网友评价“很难得有戏曲占这么大篇幅的剧”。“这部剧真是把文化诠释得很好了。保护戏曲文化,不仅仅是电视剧和程凤台的事,更是现在我们应该承担起的事。”“看完剧后,95后的我,竟然喜欢上看戏曲频道了。”当然也有人质疑演员唱腔不够专业,担心会引起观众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误解。
面对质疑,编剧于正谈道,“京剧门槛高也好,普及难也罢,该做的总是要去做,或许会收获一些惊喜,或许能让一部分人去关注京剧,那就够了。期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近些年,热播的电视剧中也常能看见戏曲的身影,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州评弹、《热血同行》中演员易烊千玺的京剧装扮。与《鬓边》同期上线的《新世界》中,戏曲元素也为人物出场增添了许多气势。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文化评论基地主任谢伯梁谈到,影视剧中无论是以戏曲为主线还是掺杂戏曲元素,对于普及戏曲文化有极大助益作用。“影视剧有较强的代入感,容易降低戏曲的理解门槛。此外,精致的戏曲元素也有助于提升影视剧的质感和新奇感。明星的演绎会对传统戏曲起到‘代言’宣传效果。”
戏曲与综艺的破次元探索
“我跟所有的年轻朋友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3月27日,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的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在网络平台开播。《瑜你台上见》围绕着热映的《鬓边》电视剧展开,通过王佩瑜寓教于乐的讲解,带领观众了解京剧典故、京剧知识以及梨园往事。
不同于京剧表演的一板一眼,王佩瑜常在节目中用当下年轻人熟知的网络语言引入话题,水牌子与躺赢、成角儿与躺赢、鼓师与freestyle……这些京剧知识与互联网的破次元结合,体现了“京剧其实很好玩”的一面。每期节目结束时,王佩瑜还会为观众带来一段装扮完整的彩唱,加深观众对于京剧的理解。
脱口秀与京剧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在舞台上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该档节目上线后便收获了一票年轻观众的喜爱,首期节目上线后占据爱奇艺站内“综艺飙升榜”“脱口秀榜”“曲艺榜”第一,站内热度值峰值达到3600。
《瑜你台上见》之前,戏曲也曾与不同类型的综艺形式有过多次碰撞。《叮咯咙咚呛》《传承中国》是将戏曲嫁接到真人秀形式中,明星在唱、念、做、打过程中,展现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喝彩中国》《中国戏曲大会》等节目则是通过竞技的形式展现戏曲的丰富多彩。
当然,在戏曲对接综艺的过程中,也曾因“水土不服”“过度娱乐化”而遭非议,被网友指责“糟蹋国粹”。《叮咯咙咚呛》制作人兼主持人董艺曾深有感触地说:“最难的是既要保证传统文化的核心,又要实现将自然、娱乐等综艺特色完美结合,不是为娱而娱。”
“京剧看上去离现代人十分遥远,与综艺节目主打的娱乐性似乎相距甚远。但从京剧200年的历史来看,它本就是从大众的生活中走来,人们爱看戏,爱的正是戏文、声调、故事能够娱人娱情,‘娱乐性’不是妥协,恰是回归。” 王佩瑜谈到,当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必须打破次元壁垒,用当下年轻人喜爱、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京剧文化。
培养网生代粉丝之路
“德云女孩”指的是一群喜欢听德云社相声的女孩。在成为“德云女孩”之前,大三女孩王程从未想过自己会喜欢上相声这种传统戏曲艺术。现在的她,会攒钱购买德云社的演出票,带着荧光棒为自己喜欢的演员打call。“以前总觉得都是爷爷奶奶们才听戏唱曲。但听了德云社相声演员们唱的太平歌词、评剧,听了他们将当下的生活融入相声后,才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宝藏。”
统计数据显示,德云社观众中18岁至34岁的人群从2018年的51%上升到2019年的64%;2019年女性会员数较2018年上升240%,男女比例从2018年的6:4变成如今的5:5。
“传统艺术培养年轻粉丝之路,并非那么容易。”谢伯梁谈到,无论是影视剧、综艺还是德云社现象,对于当前戏曲普及而言,只能起到启蒙作用,剧团和演员要做的还很多。
在谢伯梁看来,对于戏曲艺术的推广,学校的戏曲科普教育必不可少。“电视剧或是综艺,只能让年轻观众了解戏曲艺术的皮毛,还需要系统的教育,让年轻观众在舞台现场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
另一方面,谢伯梁也呼吁,院团在关注创作的同时,要多关注宣传推广,运用当前年轻人喜好的新媒体手段走到年轻人身边。“
通过短视频或是直播,戏曲中的一个片段、一个扮相都能收获网友们的点赞关注。此外,传统戏曲搭载了网游、动漫等形式,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前的戏曲宣传教育,要找准路子,面向青年观众做精准传播”同时,也要警惕碎片化、肤浅化、过度商业化。
曹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