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批以“演员”命名的综艺热播,演技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其实在古代就有一些绝对的“演技派”,他们的演技可以用“出神入化”“以假乱真”八个字来概括,究竟有多会演?您看了肯定也会发S卡的那种。
细思极恐,当了二十多年的“傻子”逆袭成皇帝
在唐朝二十一位皇帝之中,有一位被后世称为“小太宗”,他就是唐宣宗李忱。虽说现在历史学界对宣宗政绩能否担起这一称号还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一位经历十分传奇的“影帝”级皇帝。
对于这一桂冠,宣宗一肚子苦水:这都是被逼的啊,放着好好的皇子皇叔不当,谁想进军影视圈啊!
是的,宣宗的角色名为傻子。这一切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在宣宗成为皇帝之前,他的名字叫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他的母亲出身十分卑微,是郭贵妃身边的一个婢女。摊上这样的基本配置,按说李怡不光这辈子都和皇位无缘,就连下辈子也指望不上。但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在熬死哥哥穆宗和三个侄儿敬宗、文宗、武宗之后,当了二十多年“傻子”的李怡摇身一变成了皇帝,并且宣布:朕之前都是逗你们玩呢!
说他傻,其实真不是故意冤枉他,实在是这个人从小就透着一股子呆头呆脑。由于出身不好,他性格孤僻,为人木讷,不但从小就被哥哥们奚落排挤,就连他的父亲也时常心里犯嘀咕:这怕不是个傻子吧!傻里傻气的李怡平平安安长到了十岁,这年宪宗驾崩,穆宗即位。如果说头十年里,小李怡是活在隐秘的角落里独自画圈圈,那么,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将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有多险恶。
唐穆宗年间,一次李怡入宫,好巧不巧,刚好撞上有人行刺。受到刺激的李怡从此更加沉默不语,众人都以为他被吓傻了。又一次,李怡生了一场大病,不知道是病糊涂了,还是“戏精”上身,他突然觉得有一道光辉照耀着身体,立马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般。乳娘以为他犯了精神病,唐穆宗看到则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断不是心病。”
穆宗在位仅四年,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他的三个侄儿敬宗、文宗、武宗相继称帝。夹起尾巴做人的李怡一心一意只想演好“傻子”角色,敬宗、文宗都好应付,而武宗李炎是个心机男孩,史书上记载他“不奢侈,有心计,善谋划,除异己”。正是在武宗的手里,李怡的演员职业生涯差点断送。
某次皇子们在十六王宅 (唐代皇子集中居住处)举行家宴,歌舞表演实在乏味,突然文宗看到在角落里一声不吭发呆的李怡,开始搞事情了,他大声宣布:谁能让光叔(李怡被封光王)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子弟一拥而上,使出浑身解数戏弄李怡,李怡依然面不改色。不管人们怎么戏弄他,他都无动于衷,始终一副逆来顺受的表情。众人很得意,文宗很满意,大家继续饮酒作乐,没有人觉察出李怡是在装傻作痴,除了后来的唐武宗李炎。李炎天生长了一双导演的眼睛,他发现在这位痴痴傻傻的皇叔背后,似乎有另一副若有所思的面孔。
细思极恐啊!
当了皇帝的李炎决心要将这个“影帝”的真面目揭穿,为此,他自导自演了好几出意外事故,差点将李怡搞到一命呜呼。比如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李怡和皇帝一起出去,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坠马了,半夜三四点,他自己醒了,又冷又困,幸好碰到了巡警者给了水喝才捞回一条命。还有更毛骨悚然的!一次李炎密令中常侍四人将李怡囚禁起来,几天后又把他抛入厕所粪池。幸亏有位叫仇公武的宦官怜悯他,假意提出处死李怡以绝后患,却用粪土车偷偷将未来的宣宗运出宫外。
会昌六年,唐武宗李炎病危,当朝宦官仇公武、马元哲妄图执掌朝政,觉得李怡这样呆傻的人好控制,就将李怡接回了长安,拥立他做个傀儡皇帝。帝位就这样送到了李怡手上。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原本默默无闻甚至呆呆笨笨的李怡,登基后摇身一变,完全换了个模样,变得神色威严、气度不凡,处理政务有条不紊,哪还有一丝傻气?至此,“影帝”李怡的演员生涯告一段落, “皇帝”职业正式拉开帷幕。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了短暂的安定繁荣局面,唐帝国出现落日余晖,虽然这已是回光返照。
韩熙载夜宴,好一出“演员的诞生”
在演戏方面,还有一位天才,他就是南唐名臣韩熙载。你可能对韩熙载这个名字不大熟悉,但他老板的大名,你肯定知道,那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为何说他演技高超呢?这是因为他的演技就藏在一幅画里,有图有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者顾闳中,描绘的是韩熙载在家设宴的几个场景。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最早的“历史纪录片”,那么《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几个分镜头下来,灯红酒绿的古代上流社会奢靡画面展现眼前。然而,当你了解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再来欣赏这幅巨作,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主演”兼“导演”韩熙载设计出来的。
韩熙载本来是中原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因家道中落才逃到江南,投顺南唐。南唐到了后主时代,“虽未即亡,而亡形成矣”,更不要提北定中原。对于南渡多年的韩熙载来说,虽然已经当上了吏部侍郎,但他深知,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已经完全破灭,而且国亡的命运也是迫在旦夕之间,只能放纵自己以自娱。为了把“浪荡子”这一角色演好,韩熙载可谓是下了血本。据说因为开支过大,韩熙载家财耗尽,每当发了月俸,就“散于诸伎”,以至于搞得一无所有,常常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盲叟模样,手拿独弦琴,令门生执板,敲敲打打,逐个向诸伎乞食。如此不靠谱,搞得满城风雨。
南唐大老板李煜虽说成日里风花雪月,吟诗作赋,但皇帝惯有的猜忌和城府,他一点也没少。话说这天李煜第N次听说韩熙载家设宴的消息,心头不禁又闪现一个念头:万一韩熙载打着聚会的名义,商议造反之事,可如何是好?“被迫害妄想症”的李煜决定派人一探究竟。
担此重任的是画师兼“狗仔”顾闳中。顾闳中曾任南唐画院待诏,此人眼睛极为毒辣,到了韩府,顾闳中“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浑身都是摄像头的他,洋洋洒洒画成巨作,悉数记录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神态动作。
让我们看看“影帝”韩熙载贡献了一场怎样的演出。这部“电影”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五个场景: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客,中间都用屏风进行了分割。第一幕是“听乐”,画面中的那位长脸美髯的男子就是主人公韩熙载,此时宾客都还比较拘谨。第二幕是“观舞”,穿着蓝色长裙的女子是韩熙载的宠伎王屋山,跳的是最流行的 “六幺舞”。韩熙载则在后面亲自擂鼓助兴。还有一位僧人仿佛与这一切格格不入,他就是韩熙载的好朋友德明和尚,和尚也来参加轰趴,这出戏真到位。第三幕是“休息”,描绘的是韩熙载敲鼓敲累了,坐在床榻上休息,边洗手边和侍女们谈话。第四幕是“清吹”,只见韩熙载半敞着衣裳盘坐在椅子上,彻底放飞自我了,画面的中央是五位乐伎在进行演奏。最后一部分是“送客”,画中的韩熙载手中捧着一只鼓槌,送友人离开。
整幅画层层递进,表现的内容越来越开放,使得李煜对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但是,仔细看最后一幕的韩熙载,你会发现,当所有人酒足饭饱开始毫无顾忌之时,只有他的眼神是清醒而沉重的,甚至带有一些悲凉。他虽然置身于第五幕的中央,却仿佛与周围的一切脱离。暗中窥探的顾闳中,以艺术家的敏锐直觉,察觉出他的放荡只是表面,入不了心。他将所见所感画于笔端,可惜的是,李煜只沉浸在自己的“一江春水”中,并没有发现韩熙载的真面目。
也许,韩熙载只有在挚友面前才能卸下一身的伪装。据毛先舒《南唐拾遗记》所载:韩熙载曾经对德明和尚敞开心扉说,我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成为宰相。德明不解,韩熙载接着说:江南疲敝,中原虎视眈眈,只差最后一击,只要北国出现一位明主,这一击就要来了,我不能成为千古笑柄。他说的这位明主,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果不其然,韩熙载去世后六年,南唐覆灭。而此时,韩熙载的坟头已经长满了青草。
一把辛酸,唐伯虎贡献出全部演技才捡回一条命
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让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的戏剧理论著作《演员的自我修养》家喻户晓,他扮演的所有角色中,唐伯虎可以说是最可悲又可笑的演技派。很多人都记得,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与宁王的两个手下斗智斗勇的精彩片段。看起来很好笑对不对?而真实的历史是,唐伯虎为了逃出宁王的控制,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演技,差点连小命都赔上。
拜明清各种笔记小说及现代电影电视剧所赐,唐伯虎被塑造成了才华横溢,身边美女如云,每天不是饮酒作诗,就是和朋友出游踏青的“高富帅”。如果您对此心有向往,对不起,真实的唐伯虎让大家失望了,他非但不是“高富帅”,而且贫困潦倒,一辈子点儿背,简直比“小强”还要悲惨百倍。
唐伯虎悲催的人生,从24岁便开始了。先是两年内,父母、妹妹、妻儿5个亲人相继离世,再是因科场舞弊案被终身禁考,接着第二任妻子也离他而去。事业爱情双失败,对于一个怀有才华和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还有比这更惨的吗?
浑浑噩噩到了35岁,唐伯虎的命运似乎有了转机。他接到了来自南昌市的一份聘书:宁王朱宸濠聘请他担任师爷。宁王,是当时的大明帝国最高领导人明武宗的亲叔叔。唐伯虎以为时来运转,喜出望外,谁知道,这却是一个更大的坑。
同时受到宁王邀请的,还有唐伯虎的好友文徵明。不过文徵明一口就回绝了宁王,因为他认为宁王这个人不简单,可唐伯虎一心想施展抱负,也就没想那么多。在宁王府住的日子,唐伯虎受到极好的待遇,宁王还特地为他修了一座豪华的“别馆”。
然而不久后,他见宁王亲自检阅五六千人的卫兵部队,联想到文徵明之前所说,他这才意识到宁王并非一个简单人物。宁王请他来,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欣赏他的才能,而是拉着他一起造反呢。这是掉脑袋的事,唐伯虎决定尽早脱身。可是刚来就要走,明摆着是对宁王起了疑心,搞不好没等宁王造反,就先解决了他。
怎么办呢?他的确不傻,于是他开始了装疯卖傻。
要说使这一招的人,历史上并不少,远的如当了二十多年“傻子”的唐宣宗不说,近的如明成祖朱棣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呢。据说,为了消除朱允炆的戒心,朱棣拿出了教科书式的演技,不仅在街上奔走呼号,抢夺别人的酒食,说话也磕磕巴巴,晚上就直接睡在大街上。不仅如此,甚至连内分泌也直接紊乱了,盛夏天气穿着皮袄,坐在火炉旁,还要喊冷。
一想到人家皇帝这么豁得出去,唐伯虎决定,要玩就玩个大的。以下内容来源于唐伯虎的苏州同乡冯梦龙所编《智囊全集》,略重口味,请勿想象:首先是裸奔,跑到大街上市场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故意边跑边喊“我是宁王的贵客”;其次,见到宁王派人送来礼物,他就袒露身体弯腰半蹲,并讥笑呵斥来人。
好好的大才子,一夜之间成了疯子,宁王刚开始也不是没有怀疑,但架不住唐伯虎夜以继日地“疯”,最后宁王只得一声令下让他滚回了苏州老家。5年后,宁王造反被杀,唐伯虎幸运躲过了灭顶之灾。
靠着玩命的演技捡回一条命后,唐伯虎彻底心灰意冷。回到苏州的唐伯虎在好友们的众筹下,买下了一间破屋,取名“桃花庵”,“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听起来很美的田园风光,却不知藏着多少岁月的辛酸。
文/本报记者 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