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我删了呀?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在把认识几十年的闺蜜小×微信删除后一周,塔庚收到了来自小×的新好友申请,外加一句隐约夹着委屈和不解的询问。
“虽然和她相处很不舒服,但还是拉不下脸割舍掉。”塔庚叹了口气,纠结半天,还是把对方加了回来,并找了个台阶:“不好意思,我家孩子玩手机不小心删除了。”
把好友社交账号删了又加,是件艰难的事情。单方面宣告连接的中断,内心已在挣扎,但删除后又将一段破裂的关系重新黏合,真是既尴尬又纠结。在如同“乱麻”的关系被切断又接回后,双方该如何相处?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认为,“删好友又加”的行为可用“信号”一词概括。“它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对于彼此意味着什么?需要去思考和反思什么?都需要我们挖掘背后的含义。”
或许,它背后掩盖的是社交关系的解构与再造——如何处理这段日趋疏离的友情,达成自我和他人关系的接纳与自洽。
出于“面子”的加回,敌不过渐行渐远的脚步
28岁的曹楚上周刚把被自己删除一个月的闺蜜加回来,原因是两人一同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互删不太好看。尽管加回来了,但曹楚觉得,那次删除始终成为横在两人之间的一道阻隔线:“好像无法回到最初亲密的状态,只是让对方的名字慢慢从置顶离开,淹没在好友列表之中。”
曹楚是主动把闺蜜删除的,原因是“感觉对方不一样了”。两人是6年的中学同学,高中毕业后,曹楚去北京上学工作,而闺蜜留在了家乡,成为机关文职人员,两人平时主要线上联系。大学期间两人还保持着频繁的联络,看到有趣的视频或新颖的观点都会第一时间和对方分享,语音也要聊够1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生活重心和思维习惯日渐不同,共同话题也在变少。
曹楚觉得,最让自己感到无奈的一点在于和对方生活轨迹的“错开”和紧密的“妈式”关心。曹楚单身,经常跑业务居无定所,而闺蜜在3年前已经结婚,还有个1岁的宝宝。曹楚还是像以往那样,想找闺蜜聊聊工作、生活、发展,和自己碰到的各种有趣事,但没多久,话题就总是转到“最近找对象有没有进展?”“我和你说,女生还是要在28岁前结婚生孩子比较好”……曹楚感叹,不喜欢每次聊天都转向这类话题,但不谈这个,对方似乎没话可说,“觉得既疲惫又尴尬。”
起初,曹楚还会耐心地听闺蜜聊家庭日常,可对方的“妈式”关心越来越过界。一个月前,当闺蜜又开始对曹楚的生活评头论足时,曹楚终于没忍住,和她吵了一架,但闺蜜很委屈:“我这是为你好啊,你却不领情……”一气之下,曹楚删除了好友。
但16年的关系突然切断,让曹楚心里也不好受。“仿佛一段青春岁月掐断了,有说不出的心痛。”微信上轻轻删除一个名字,但心里会长时间波澜起伏。好友劝说曹楚:“太不成熟了,合不来也没必要闹掰。”于是在一次回乡的同学会上,曹楚加回了闺蜜,两人微笑致意,却不复曾经的关系。
陈武说,人们需要接受一个现实:不管两人之间曾经有多么好的关系,只要未来发展的程度、倾向和趋势不一样,关系就会渐行渐远,“好”只是岁月的痕迹。
人与人之间或许不存在大的矛盾冲突,但环境、生活方式、阅历的不同,在时间的沉淀下,势必对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彼此的裂痕是人生轨迹越来越远的自然结果。“这种情况下的‘加回’,可能对于改变关系的意义不大——只是出于面子,对方也只是变回了好友列表中的一个名字。”
被对方删除,有时不妨主动加回问个“为什么”
“我放暑假回来啦,要约吗?”在大三暑期回家的火车上,朴朵晴给半个月未联系的高中男闺蜜发微信,突然冒出的未送达红色感叹号让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这么被多年好友删掉了,一声不吭?”明明半个月前,她还在和对方分享自己的青海之旅,对方说刚做完近视手术,还聊了半天……朴朵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仿佛身体的一部分被抽离。”
朴朵晴觉得“被背叛了”,从高中起,两人就是好友,“男女间有真正的友谊”说的就是他俩了。大学虽然不是在同一学校,但经常分享最近看的电影和书籍。朴朵晴性格比较内敛,大部分时间还是男生主动发起话题,“就是灵魂密友一般”。
发现被删除的时候,本着“对方既然不言不语地把我删了,那我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的心理,朴朵晴几乎半年没有和对方联系。直到大四的寒假,出于内心的不舍和不甘心,朴朵晴晚上和朋友在外面喝了点酒,借着醉意重新加了对方,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他通过了认证。“我没敢怎么提删了我的事情,他也没提,就在聊近态。”
重新恢复联系后,随着聊天的深入,朴朵晴才得知男闺蜜那段时间情绪非常糟,近乎抑郁的状态下,他一次性删除了很多好友,后来情绪好转,但有的朋友就这样流失了……“我有点理解对方的做法了,也庆幸自己没有因为‘死要面子’不闻不问。或许突然删除是一个信号,以一种不和谐的方式告诉我:我最近过得不太好,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朴朵晴坦言,虽然加回来,但每次发信息,还是会害怕担心发出去又会收到“被删除”,但她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在忙碌的生活中减少了对好友真正的关心?
“有时候,对方并不是真的想删除,只是在表达情绪:你没有关注我。”陈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看清楚背后的情绪很重要。
陈武说,一声不吭地删除,对于被删除者确实会造成心理冲击,可以先 “反求诸己”,“被删除者在事情发生后,可以分析这一行为,思考和对方真正的关系,自己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成长的,以及自己对对方的在意程度。对方如果真的对你很重要,你很珍视这段关系,主动加回去,问一个‘为什么’未尝不可。”
好友删了又加,加回之后怎么办?
好友删了又加,加回后又如何处理这段关系呢?陈武分析,从理性的视角去看,要思考这段关系是否可逆,再考虑加回后的关系延续。
有的关系可逆的:因为一时情绪问题或产生误会导致的删除,当情感发泄后回归理性、误会解除,加回之后关系容易恢复如初;但有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如果不可逆,删了再加回的作用不大,甚至一不小心还是会让双方寒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怎么判断是否可逆?信息化时代,微信删除几乎相当于断交,断交后再修复关系,代价比较大。陈武指出,首先要判断这段关系是否对你造成过比较大的伤害,比如,对方的过激行为是否对你有严重影响。“如果有的话,这种关系加回去也很尴尬,甚至还会成为定时炸弹,有些东西的确很难回到过去。”
其次则需要判断两人是否存在价值观上的冲突。“在公共领域的议题,价值观尚可‘和而不同’,但当对方的表现让你觉得‘他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时,关系则未必是可逆的,这些都需要自己去判断。”
“但有时候,删除好友也是缺乏沟通的体现。”陈武认为,任何关系不可能一直都处于一条水平线上。人际关系,肯定会存在破裂、矛盾,在经历过低谷和渐行渐远后还能彼此不离不弃,才是良好的关系,能扛过去,关系就可能会升温。“我们要允许一段关系存在低谷期,或许删除后加回,过了一段时间,你在生命中转了一圈后,看见更多的人,或许会意识到曾经朋友身上的闪光点,两人还能够调回到同一频道,成为曾经的样子。”
陈武建议,在面对问题时,不要轻易更换或结束,不妨试着努力沟通,对于你珍惜的关系,不妨真正表达自我,为这段关系画上好的句点。
由于割舍不掉长达20年的关系,塔庚最终加回了小×。在删除“闹剧”之后,塔庚发现自己和小×的交往方式和边界感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过去她过于爱闲聊,说话阴阳怪气的,影响我心情。加回来后,我们好好聊了一次,她似乎对边界有一点认识,而我好像也不容易被她干扰了,不开心就直说,毕竟最坏的结果就是再删一次。”
删除与加回,有时候是重新调整边界的信号。塔庚说:“当我们都珍惜友谊,就都愿意重新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删除再加回来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反而让关系更明确。”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