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就地过年”第一个春节 年轻人的年夜饭各有招数
发布日期: 2021-02-12 13:09:1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次提倡“就地过年”,黑龙江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不回老家,在外过年,但他们的春节并不冷清和孤单,云会议室上和一大家人拜年、爸妈快递来的“家乡味儿”和各种即时菜品的调料包,让他们过了一个热闹而充实的除夕夜,更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

11日,除夕夜。留在哈尔滨过年的吴星星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远程指导”,教会了父母用手机上视频会议室,大伯一家也纷纷上线,一人一个视频窗口,相互能看得见,一起拜年、聊年夜饭都做什么菜,其乐融融,很是热闹。吴星星还给老妈“直播”他和饺子馅,老妈全程“手把手”指导,历时20多分钟,终于把饺子馅和好了,这个春节,虽然亲人们相隔两地,但这样一大家子人第一次线上“团聚”,让团员多了一份科技质感,却并未少“天伦之乐”。

单位除夕夜当天才放假,李林也选择了不回老家,留在哈尔滨过年。不能回家,他最惦记爸妈不舍得买年货。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一些电商平台推出了“春节不打烊,年货送到家”的服务。李林拿着手机,花生、瓜子、糖块、老妈爱吃的开心果,老爸爱吃的酱鸭和奶奶爱吃的北京老式糕点,都收进购物车,一键付款,年货第二天就送到家。他又下单给自己买了一车年货,大多是各种菜品的调料包——“酸菜鱼”、“羊蝎子锅”、成袋的“牛板筋”和“麻辣香锅”……有了这些简单易做的即食调料包,年夜饭就丰盛了,打开调料包,简单一煮,十几分钟就能端上桌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自己过年也得吃点好的。”李林说。

疫情反复,人们的爱并未减少,创造力无穷的人们表达爱的方式变得多样。在我国提倡“就地过年”的第一个春节里,更多的老年人学会了手机视频、云会议室多人聊天,与外地的子女一起“云团聚”,就连90多岁的老人也进入了视频会议室,与曾孙子、曾外孙聊天,对着手机笑得乐开怀;很多父母第一次发快递,将家里自己养的“冻鸡”、“冻鸭”和自己包的“冻饺子”都发往孩子家,甚至猪肉都切成了小块、鸡鸭和排骨都分割好,其中还夹着老妈手写的每一种食材的菜单。

在异地的年轻人们虽然做不出老妈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但也各有招数。经过去年一年的疫情大考,中新网记者注意到,黑龙江各种堂食的餐饮店都推出了可以邮寄到家的即食调料包,这些成为今年“就地过年”年轻人们除夕夜的一道道“大菜”。老家在广西的谢阳阳在哈尔滨过年,8分钟就能吃上一碗正宗的螺蛳粉,喜欢吃炖大鹅的徐天明也可以撕开一个“铁锅炖”酱料包,放上老妈快递来的大鹅肉、土豆干,过瘾地大吃一顿“铁锅炖大鹅”了。中新网记者王妮娜

关键词: 就地过年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