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为什么野外开放性水域会成为青少年溺亡高发地?
发布日期: 2022-07-20 10:01:44 来源: 农民日报

青少年暑期溺亡的悲剧近年来频频上演。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统计,仅今年6月以来,青少年溺亡事件便多达数十起。中国疾控中心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而每年青少年溺亡发生地,80%以上是在野外开放性水域。

为什么野外开放性水域会成为青少年溺亡高发地?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水域通常一米以下水温偏低,人在水里容易抽筋,从而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水底的水草、垃圾袋、绳子和树枝等也都是“隐形杀手”,人一旦被缠住就难以脱身进而导致溺亡。此外,野外开放性水域周边往往人烟稀少,且缺乏防溺水的相关管理措施和硬件设施。青少年一旦溺水,呼救常常得不到及时响应,容易导致悲剧发生。

近年来,各地为防范暑期溺水问题,不仅设置警示牌、加大宣传和巡逻监管力度,还陆续出台了公布风险点、设置预警奖励等切实管用的举措。比如,广西教育厅对多年以来全区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域数据进行了整理,建立了广西中小学生溺水风险点数据库,形成了广西中小学生溺水风险点警示图,并向社会公布。再如,四川眉山教育和体育局出台了“私自下水预警奖励”制度,将防范溺水与奖励挂钩,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防范青少年溺水中来。

然而多重举措之下,依然有不少青少年暑期溺亡的悲剧发生,某种程度上说明水域治理方面还存在盲点。实际上,当水域又宽又长时,即使增加管理人员,也无法杜绝在禁游水域游泳的现象。而一些偏远水域只是竖起警示牌,更起不到强效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注意安全”的叮嘱,时常会被天性爱玩的孩子当成“耳边风”。加之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缺乏正规的游泳场所,导致青少年在野外开放性水域戏水玩耍的概率升高,溺亡的风险也就随之上升。

野外水域的治理盲点,不能成了生命的痛点。除了通过加强安全宣教、有重点地安排监控巡逻、完善安全设施等方式加强对野外水域防溺水的治理,更重要的是解决当前青少年缺少安全亲水环境和避暑条件的现实问题,想方设法拓展能够吸引青少年参与的暑期娱乐活动,建立和改善能满足青少年文化娱乐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帮助青少年制定暑期规划,如此方能做到暑假有安排、安全不放松,让青少年拥有安全、充实、快乐的假期。

(贺成)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