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摆起了后备厢摊位。后备厢经济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后备厢集市。(7月26日《法治日报》)
打开汽车尾门,内里自有乾坤。小小的汽车后备厢摆放上商品,摇身一变就成了移动“店铺”。据媒体报道,眼下后备厢集市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流行起来,打卡网红店铺和商品成为年轻人新近消费热点。漫步在琳琅满目的后备厢集市,来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后备厢摊位前,人们可以以类似“拆盲盒”的方式购买各种有趣的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兴经济模式既为城市增添烟火气,也带给人们新鲜的消费体验,一时间备受追捧。当前,后备厢经济蔓延到了全国多个城市的角落。然而事实上,除流动经营受限以外,围绕着后备厢经济的争议一直存在,值得重视。
客观来看,后备厢经济具有积极效应——形式灵活、机动性强、门槛不高,后备厢经济可以拓展消费场景,对于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就业创收有所裨益,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冲疫情影响,激活经济活力。与此同时,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私家车经营是否涉及违规占道,其参与者经营资质如何保证,摊位流动性强如何监管,以及其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噪声扰民问题、环境卫生问题等都需要加强规范。只有让其健康有序发展,才能更好呵护后备厢经济带来的城市烟火气。
答好后备厢经济的发展考题,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水平。火爆的后备厢经济能走多远?关键在于化监管之力为发展之利,为后备厢经济夯实规范有序发展之基。为此,要“宽严相济”,对后备厢经济新业态,不妨多一些包容,为其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而对其发展过程中的无序乱象,必须强化监管、及时遏制;要找准平衡点,统筹好城市治理与后备厢经济发展,既不能“一刀切”盲目限制,也不能“一甩手”放任自流,要以有力度、有温度、更精准的治理,让经营者与消费者更好地享受其释放的红利;要善用“两只手”,让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共同发挥作用,把后备厢经济业态引导好、监管好,充分释放其市场活力。
其实,就如汽车不能胡乱行驶,后备厢经济也不能倾轧市场规则的“限行区”,更不可与城市发展和治理背道而驰。期待在各地持续的治理升级中,后备厢经济为城市发展、百姓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烟火”。
(张冬梅)
-
1成本只有同类产品一半!首套国产急救转运型ECMO亮相
-
2人类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
-
3科学家用二苯乙烯合酶培育出保护植物的新方法
-
4科学家发现:FOXR2基因在身体大多数组织中通常处于关闭状态
-
5英国发现5.57亿年前刺胞动物化石,或为已知最古老亲戚之一
-
6研究发现:使用伴侣蛋白复合物,可更好地识别血液中的癌细胞
-
7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温血性可能起源于2.33亿年前的晚三叠世
-
8荷兰生物技术公司从猪身上取出单个细胞,复制猪的肌肉和脂肪生长
-
9德国科学家首次使用DNA折叠法研制出新型纳米级马达
-
10再添“绿电”世界纪录 青海全域连续35天开展“绿电5周”系列活动